NEWS
学院新闻
“‘设河’之境、‘摄’水之美”-艺术学院“家燕归巢”服务团赴海宁服务纪实
2016-07-12 15:49     (点击: )

为响应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环保厅、共青团浙江省委等部门关于“百团万人跟着河长去巡河”的号召,推进“护航G20、助力清三河、寻访治水美”主题活动,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与共青团海宁市委共同组建——“‘设河’之境、‘摄’水之美”—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家燕归巢”服务团。此服务团经过积极申报,并经组委会审核,成为“百团万人跟着河长去巡河”省级52支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之一,并于7月4日参加了在杭州市星都宾馆举行的出征仪式。出征仪式结束后,实践服务团立即赴海宁市周王庙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设河’之境、‘摄’水之美”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家燕归巢”服务团,依托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与海宁市周王庙镇团委“双百双进”活动的平台,经过前期友好沟通和合作,立足农村、深挖基层,突出活动的主题性和实效性。服务团由艺术学院专业教师提供指导,履行“巡一条河道、访一个典型、讲一个故事、办一件实事、做一个课题”的倡议,主要从事3方面的志愿服务:1、“设河之境”:发挥艺术学院的专业优势,在与当地河长沟通的基础上,对河道堤岸、绿化等河道治理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重新设计。在此基础上,归纳成一个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更有效的治理河道;2、“摄水之美”:拍摄有关河道的宣传片,反映五水共治的优秀成果;3、配合当地做好河道的垃圾清理、 治水宣传等工作,让“五水共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服务团由海宁市周王庙镇团委带队,以海宁市周王庙镇长春村为活动地点。长春村火车浜和横幅港的河长,向大家展示了在治理两条河道时的成绩和困难。艺术学院的专业老师针对这两条河流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水土流失,河流周围只有单薄植被容易造成河流的泥沙淤积,导致河流变窄;2、地域性植物不多;3、将植物覆盖地转为农业用地,由于土壤的肥力不够以及土地裸露部分较多,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针对以上几个重要的水土环境缺点,容易导致水源水质变差的问题,专业老师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专业性的问题解析,提出三个方面的解决途径:1、突出原有植被的重要性,要大规模种植原生植物;2、在横幅港桥的两侧进行清淤与绿化;3、对桥梁进行设计和美好,让桥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师和同学们将对河道和桥梁进行设计,最后形成作品展板,供长春村村委参考。

美术学专业的同学用手中的画笔来替村民们用线条代替语言画出了他们心中的“长春村”,为他们描绘出美好的愿景。摄影专业的同学用镜头记录了横幅港、长春村的美丽风光,把这些照片作为将来农村文化宣传的重要补充材料。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海宁市团委、周王庙镇政府和长春村的大力支持,他们都希望能在村容村貌、村乡文化、旅游业发展等方面,与我校艺术学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实践服务团的老师和同学们,不畏高温酷暑,克服重重阻碍,顺利完成了活动的目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称赞。同学们在活动中也认识到了农村工作和“五水共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他们表示,以后要继续服务,积极参与“双百双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五水共治”和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