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心理健康
艺心观影院 |《何以为家》观影总结
2021-04-21 20:55     (点击: )

I   Love   you

2A19


     

Dear   April



毕淑敏曾说:“岁月送给我苦难

也随赠我清醒与冷静。”

而我们却可奋起而歌

对抗命运的骇浪


65A4      


我们此次观影

--《何以为家》愿我们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BB4C

       



C357

       


观影结束后

同学们感慨万千

纷纷发布了影评

我们也挑选了一部分精彩评论


810B

     


D1E9

       


影片的最后,被赞恩的笑容融化了,影片的之前,他在经历种种磨难时没有抱怨,俨然一个大人的感觉,最后那一笑其实让我看到就是历经磨难后仍然对生活的热爱,而并没有像他的父母那样在历经磨难时满是对自己的放弃与抱怨,这一点更加显得这份笑容的难得。愿每一个充满勇气的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希望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开心的笑,永远不会缺失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是的,你的笑容让你变得更加美好,让你更加特别!


--18艺术经纪 李思昂




8472

       


这一切惨剧滋生的最大原因就是战争,非常庆幸自己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国家。唯愿世界和平,永无战争。而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如不能左右世界,那就决定自己行为,如果人的一生只有苦难,那要这人生又有何意义,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对自己的孩子负责,给予孩子们应得的爱。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也都在我们每个人的一念。

何以为家?和平的地方是为家,有爱的地方是为家。


--18平面 吴雯敏




B68C

       


生而不教,是父母最大的恶,也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灾难。对于成年人而言,生活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而对于孩子而言,一出生就是他的一辈子。就算曾经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也请让你对孩子的爱,成为治愈的良药。但如果没有准备好爱去他,那么也请你不要生下他。在《何以为家》的结局中,赞恩绽开了唯一的一个笑容,他最后的一笑定格在那边,就已然成了影片最美的镜头。这部电影中的人们充满了无力感,但是这种无力感是我们平头老百姓很难产生强烈共鸣的,最多最多就是同情男主切身的遭遇,而且对于这么小的孩子生存在这种环境里其实是不可想象的,更别说读书了,怎么活下去都是问题。往远一点想,我国是世界唯一不靠侵略别人强大起来的国家,这片能引进就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这种环境更是战争所带来的,因为战争,才会有这么多的人流离失所,成为难民,所以一个和平与稳定的社会才是我们需要的,而如何保证这种状态,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保证。所以,吾辈当自强。


--20艺术8 叶雯




8885

       


"赞恩,笑一笑,这是身份证照,不是死亡照。"这是影片最后的部分,也是最后撕开裂缝,让光照进来的地方。这并不算什么好的结局,但确实是最有希望的结局,或许未来还是会有很多很多的磨难,但是,好像能够看到他就在瑞典安居,有了自己的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担心会有人半夜冲进家门把"不存在的人"抓走。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比起情节的跌宕,《何以为家》能够是浅浅的、悄悄的蔓延的,从胸腔到理智,不觉如何,但一定有刹那之间,全面崩塌。

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述悲惨,那么带来的可能是同情,同情不能深刻,它的不同或许在于赞恩见到了温暖,哪怕一直生活在地狱里,但是有幸触碰感受过阳光,就会拼尽全力奔赴自己的光明吧。

如今,赞恩与家人已被安排去了挪威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千千万万如他一样经历苦难的孩子们呢我们的答案是沉默。

眼泪不是苦难电影的终点,行动才是。


--19摄影1 余鑫斐




AE74

       


赞恩的眼神里永远没有光,最让人心疼的就在于他看得太过清楚,想得太过明白了,难以想象他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就没有了孩童的单纯与快乐,深谙社会运行的规则。但在影片的最后他笑了,因为他可以得到一张印有自己名字的身份证明,虽然笑容看起来很勉强。

通过这部电影,让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知道,发生在世界的另一头的事情。虽然很沉重,但发人深省。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对中东的印象只有“战争”二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理解。这不是故事,而是真正存在的事情,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人遭受着饥饿疾病痛苦。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应该珍惜。

对于电影的意义,导演拉巴基说,“我不想天真地说电影可以改变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变你看待这些孩子的态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态度,那么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你。当千千万万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时,真正的改变才会开始发生。”


--20艺术7 黄义雯




7C79

       


主人公赞恩的生活是现在一般孩子体会不到的,他的经历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战争和家庭的伤害给他带去了极度的痛苦,而最爱的妹妹的死亡使他彻底爆发,将所有的痛苦都发泄在对方身上。

看完影片后我陷入了沉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赞恩这样的生活。看似每个人都有责任,却又没有责任。错的可能就是罪恶的战争给他们带去了无尽的深渊。

赞恩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庭带来的爱和幸福,可能和拉希尔在一起的时光里还能感受到仅存的温暖。

希望这世界上所有孩子的世界里只有欢声笑语和感受爱,再也没有悲伤和痛苦。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获得尊重和被爱!


--18环境1 张佳




D820        


生活是一门无边际的学问。当看了《何以为家》这部影片后,我对我自己所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富裕的环境而感到庆幸。国家给予了我们一个安稳的大环境,父母则创造了我们一个能吃饱穿暖,能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小家庭。在影片中 当我看见小男孩从内而外散发的那种无力感的时候,我被惊到了。是怎样好的演技才可以演出这种揪心的感觉呢?当我深入了解后发现原来男主角并不是真正的演员,他是个真实的难民。剧情不是演的,是在他身边真实发生的。但又庆幸的是他有一个虽然贫穷但负责任的父母。深深思考后,我觉得我们要对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国家怀有感恩之心,感谢他们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同时,我也希望世界上,每一个懂事善良的孩子都会被善待!


--20艺术6 叶以含




AAB8

       


“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职业,因为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也不需要经过孩子同意,但为了一己之私就把孩子生下来,让他们经历人世间的苦难却不给予他们爱和关怀,又是何等的残忍。片中经历一切苦难的赞恩,最后在法庭上发出了他愤怒的呐喊,“生而不养”是赞恩对自己父母的控诉,赞恩在流浪时,与埃塞俄比亚的单身母亲相处,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父母与这位母亲的强烈对比。延续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父母的责任又是什么?若连给孩子一个身份的证明都没有,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那么将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受苦的父母,与恶魔有何区别?

何以为家?唯有爱和责任才能成全一个家!


--20艺术6 沈倩





D031

       


原来世界不止和平和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何以为家》让我感受到了,阳光之下的阴影。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是如何用老气沉沉的语言起诉他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一句话的背后是他承受的太多的痛苦。同情他却也敬佩他。

最后,画面的赞恩笑脸,是最完美的结局。

只愿不在于战争和拐卖。愿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愿我们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19环境1 李昕虹




8988

       


我们很难去真正的理解赞恩,因为我们无有一人有过一样的甚至是有丝毫类似的经历。我们只能以简单的诸如磨难、贫苦等词汇去形容其之。

对于人而言,世界是极小的,只有自己身上的事物是可以切身感受的,这也是许多人都会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的原因,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是在我们无法感受的地方,有很多如赞恩般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上演,但若因而使你以为见到了世界的灰暗,命运的不公,那也不必,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它绝不会也不需要按人所假想的温情美好的形象发展,我们真正要做的未必是代入式的观影,这只会让我们执有偏见,就像人们对赞恩的父母这一类的大人的看法一般,事实上若是以他们为主角拍摄一部他们经历的电影,或许就会有很多人觉得他们的做法似乎不完全是他们的错,说到底不同的人也不过是不同品牌不同配置或者不同系统的电脑,本身没有什么好坏,他们的行为模式取决于出厂之后写入的程序,赞恩对生活抱有希望是因为他看见过温暖的可能性,但若他完完全全的未见过人性纯善的一面,他也完全可能会成为如他父母一般的人,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吧,我们也只能期望善良会被他人温柔以待。


--19平面 余柳斌




A9EB

       


孩子本应该是孩子,他们本该拥有天真无邪的童年,他们本该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却因为贫穷、战争、落后的观念,而还在生存边缘挣扎,被迫提前像成人一样面对苦难。谁能为他们遮风挡雨?

家本应该是我们期望的幸福港湾,有父母的教育、长辈的呵护、兄弟姐妹的陪伴,但如果不负责的生育,则会让“家”变成冰冷的坟墓。那些挣扎的孩子,不过是在生存边缘苟延残喘,他们的愤懑、委屈、不安无处诉说。“不要用爱的名义,让我颠沛流离。”


--19艺术经纪 李炯莹



本次观影活动圆满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

敬请期待下次的活动吧


11E5C

     



7CA

图片      


文案 | 艺术学院素质管理部 潘佳乐

编辑 | 艺术学院新媒体工作站 王蕴雯

审核 | 张涛



   
关闭窗口